大厂里的工具和人

大厂在用人的提效来代偿系统性的低效,用organized的工具来强制组织disorder的信息。

1. 首先,涉及到非常多非常多沟通工作。

我挺内向的,以前语音通话都觉得挺有心理障碍的,现在已经可以很随意地和不同的人说「来,语音下吧!」

2. 其次,每个人都是非常高效、合作导向的。

体现在:别人向我求助,我向别人求助时,大家都愿意快速offer help,同步信息。

3. 但是为啥会涉及多如此多合作和沟通呢?

是因为工作模块的极度细分——泰勒的流水线模式在互联网大厂内依旧是组织分工的圭臬。

举几个例子:

(1)将产品操作文档放上产品的官网:拆流程、放人力

PM写完产品说明文档后,运营同学会将这篇文章流程化分发给以下四个环节的人:校对文字-翻译文档-制图-放上官网,以上分别是四个人操作。每个环节都需要对齐相关信息。

(2)做一个产品需求:纵向的流程长。

一个需求文档完成后,要UI评审、两次产品评审会、排期会、技术评审会(多个),再进入开发阶段。好不容易到了开发阶段,可能会involve到其他产品线,则需要再开会同步信息。到了测试阶段,又是一轮给测试同学讲产品方案的会。分工细、流程长且复杂。

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同样一个信息,负责的同学需要对不同分工的人重复同样的信息。所以很多人日常工作中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过细的分工,带来的大量的信息同步工作。

而更甚的是,每个会议之后,可能都会出现新信息,从而要调整产品方案。比如研发发现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某个功能是无法实现的,UI/UX设计方案的时候,发现了新的边缘case等等。PM都要重新来改需求文档。

而一些小型的创业团队,就很不一样,PM、UI、研发、测试等一个产品功能需要的角色会在一个团队里面,密切合作。信息从一开始就同步集中在所有角色的内部,而且一旦某一个角色发现问题,迅速就可以校准方案。

(3)推动多部门涉及的新项目:横向对齐不易

在前期调研阶段,负责的同学则需要像蜜蜂一样,在大企业里面采集信息。这就很难了。因为大家分工很细,可能每个人都做了一小小块项目,得找到懂项目whole picture的人非常难,甚至采集信息的人自己根据不同人的信息来拼拼图

在后期推动阶段,又需要保证这个大项目后期会被影响到的可能的每个人都准确地理解到信息,做出对应的行动。(这基本从人为的角度上是无法实现的。只能靠流程的自动化和强制触发。)

4. 所以在大厂内部信息流转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每天都好多会…)

这个流转能力或许可以进一步被拆解为以下几个问题:

5. 观察到的针对上述问题的一个解法是:工具+文化。

使用高效的协同办公工具,和形成高效、合作的企业文化。工具可能会涉及到:即时通讯、共享文档、Wiki知识库,不管是找人、找信息都会比较方便。(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什么企业或者产品。)

这或许可以看做是,大厂在用人的提效来代偿系统性的低效,用organized的工具来强制组织disorder的信息

不过我其实觉得,信息和系统的熵增是无法避免的。就算是做协同工具的产品组织内部也是充满了上述所说的低效的问题的呢。

以及再进一步,人与工具对于企业来说真的在本质上差异有很大吗?